收钱的权利 付款的义务
行政事务单位 会计核算 适用权责发生制
行政事业单位预算 适用 收付实现制
收入:日常活动中形成的,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,有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
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、计量和报告的基础。会计基础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。
会计假设包括:会计主体、货币计量、会计分期、持续经营
三 会计基础
会计基础:是指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的基础。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: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。
三 会计基础
1.
谨慎性: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,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
资产计提减值准备
对出售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
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
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
及时性:不得提前或者延后
及时性可靠性相对的权衡
资产: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、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,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;(条件:1、与该资源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;2、该资源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)
负债: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、预期回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业务;(条件1、与该业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、金额能够可靠计量)
账面余额:成本 账面净值 账面价值=账面净值-减值
这里总之所以用的是其他权益工具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,是因为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是一样的。
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:投资者、债权人、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等。
一般而言,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,如企业或事业单位;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个法律主体,如实行单独核算的企业车间,公司事业部等。[集团不是法律主体,是会计主体]
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:
分期付款(融资性质)——
= 购买价款的现值(或现销价格)+相关税费(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)+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
释注:价款总额与现值的差额归入未确认融资费用,每期按实际利率摊入财务费用
借:无形资产(现值+其他)
未确认融资费用(差额、倒挤)
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
贷:长期应付款【价款总额】
银行存款等
借:财务费用【期初摊余成本*实际利率】
贷:未确认融资费用
谨慎性:保持应有谨慎,不高估资产收益、不低估应有负债或者费用;(减值准备、保修、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、债务重组-不确认应收金额、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)
及时性:及时确认、计量和报告,不得提前或者延后
1.财务报告目标:受托责任观--可靠性 历史成本
决策有用观--相关性 其他计量属性
2.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目标:使用者 财务状况、经营成果、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做出决策
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:投资者 债权人 政府 有关部门 社会公众等
无形资产——
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(专利权、非专利技术、商标权、著作权、特许权、土地使用权)
说明:商誉通常无法与企业自身相分离而存在,不具有可辨认性,不属于无形资产
会计质量要求
可靠性:实际发生-真实可靠、内容完整;
相关性: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,对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;
可理解性:清晰明了,便于理解和使用;
可比性:纵向可比,横向可比;(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)
实质重于形式:注重经济实质,不仅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;(商品已售为确保收款而保留所有权,实质已发生;回购)
重要性: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;(依赖职业判断,从项目质量[【盈亏】和金额两方面判断)
及时性、谨慎性
会计基础:确认、计量和报告
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
谨慎性:不高估、不低估
及时性:不提前、不延后
决策有用观、受托责任观
会计基本假设:会计主体、持续经营、会计分期、货币计量
1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为时点指标,不能累加。
2、收入费用利润为时期指标,可以累加。
3、负债:现时义务。
4、财务担保合同,前期不属于潜在义务,不能确认负债,在后期实际发生时,则为现时义务。
5、账面余额:历史成本(初始购入时的成本入账价值)
账面净值=账面余额-折旧
账面价值:=账面余额-折旧-减值